
今年以来,烈山区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稳步推进困难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项目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解决困难残疾人家庭的医疗康复问题,改善残疾人家庭的生活品质。 着眼“救助”提标扩面。2018年12月烈山区出台文件将救助对象扩面为符合条件的0-14岁有康复需求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将救助标准提高为国家标准。 着眼“康复”应助尽助。2021年,烈山区残联安置(转送)120名儿童进入机构参加康复训练,任务数50人,任务完成率为240%。为29名儿童适配矫形器、辅助器具,任务数9人,任务完成率为322%。为450名精神残疾人提供药费补助,任务数350人,任务完成率128%。康复资金投入236.3万元。 着眼“信息”共建共享。残联加强与区直部门数据共建共享:民政部门配合残联、卫健委部门做好残疾人康复对象的摸底筛查工作,加强对民办康复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卫健部门协助残联做好对本辖区康复救助对象的筛查摸底;公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做好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协助项目的实施。教育部门做好康复对象康复救助后的随班就读衔接;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筹集和监管工作。部门协作确保精神残疾人、肇事肇祸人员有康复需求的儿童及时享受惠残助残政策。 着眼“宣传”丰富多彩。烈山区残联通过线上宣传和线下宣传相结合的方式,立体式、全方位地宣传困难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项目。残联借助“爱耳日”、“助残日”、残疾人“五个一”文化进家庭等活动、读书达人演讲比赛、残疾人证办理等日常开展活动、利用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及时报道民生工程动态;制作民生工程政策宣传音频,统一利用村居大喇叭播放宣传;向辖区居民发送惠残民生工程政策消息;把民生工程惠残项目政策文件、工作信息在网站公开,多渠道大力宣传,让政策广为人知。 着眼“服务”高效便民。烈山区残联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区、乡、村三级联动,把送服务上门列为“助残”的重点。残疾人专职委员入户宣传送政策上门;区残联组织开办儿童康复家长培训班,康复档案现场审核、签字、盖章,“一站式服务”;领导干部下乡调研,听取群众声音;残疾人工作者入户回访,了解受助对象满意度。高效便民的服务让群众少跑路,康复更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