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9日下午,一辆杜集区公用车停在矿山集街道任台村,区残联工作人员领着残疾鉴定专家走进居民徐道均家中。原来徐道均的残疾人证即将到期,因病情加重无法参加集中评定。区残联得知这一信息后,为了不影响其及时享受助残政策,决定上门办理残疾人证。据不完全统计,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区残联协调鉴定专家入户服务10次,办理残疾人证17件。 杜集区残联始终坚持服务至上,视残疾人为亲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各项惠残助残政策,狠抓服务质量,打通“最后一公里”,得到了全区残疾人的高度赞赏,也解决了不少残疾人家庭的实际困难。 一、走访入户,做好残疾人需求采集工作 抓好持证残疾人基本信息入户调查工作的同时,加大惠残助残政策宣传,让残疾人充分了解康复服务、药费补助、就学资助、技能培训、辅助器具评估适配等服务事项,要求村级协理员准确掌握辖区内残疾人流动和服务需求等,及时给予帮助。 二、突出重点,做实做精残疾人救助工作 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残疾人辅助适配,都做到了应助尽助,残疾人康复效果明显提升;拓宽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学生资助覆盖面,减轻家庭负担,有效提升受教育程度;加大创业、就业扶持力度,提高残疾人创业积极性,降低残疾人创业风险。 下一步,杜集区残联将在持续提高村级残疾人组织服务能力、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上狠下功夫,使全区残疾人精神满足,物质充盈,生活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