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为改善困难残疾人基本医疗状况,着力提高困难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烈山区残联早启动,早部署,早实施,稳步推进困难残疾人康复民生实事。2022年,烈山区有580余名残疾人从该项目获益,享受到精准的康复服务。 尽早启动提质量。区残联组织镇(办)残联理事长于年初召开民生工程启动会,结合第三方测评反馈情况开展2021年度民生工作情况自查自纠,全面谋划2022年的工作,部署摸底救助对象的摸底工作,保障惠残民生实事顺利开展。 调研问策提实效。区残联立足实际,深入基层,针对上一年度的项目在实施情况和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落实情况开展调研,问计于基层,问需于服务对象,提高服务的实际效能,切实提高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多样宣传促覆盖。区残联借助爱耳日、助残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夏季秸秆禁烧等工作宣传惠残助残政策。通过政务信息公开、政风行风热线、残疾人之家(工作站)等载体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宣传质量。同时动员社会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努力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 审核审批提精准。区残联联合淮北市残疾人康复救助民生工程专家组的专家、镇(办)残联开展困难残疾人康复民生实事救助对象的筛查、审核审批,及时将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人信息录入“残疾人精准康复系统”、“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帮助残疾儿童顺利地安置(转介)到定点机构,提升康复的精准度。为429名精神残疾人提供药费补助,同时安置(转送)144名儿童进入机构参加康复训练,为24名儿童适配矫形器、辅助器具。 资金拨付减负担。困难残疾人康复民生实事项目资金设置了专账核算,并做到专款专用。精神病药费补助经区残联向财政局报告申请,由民生专户直接拨付到救助对象银行卡中,并注明“残补”。截至目前已完成429名残疾人的药费补助工作,发放补助资金42.9万元。资金的及时拨付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提升了项目实施的效益。 区残联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的“急难愁盼”出发,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超额完成困难残疾人康复民生实事的项目任务,稳步提升辖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