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枝一叶总关情。近日,杜集区残联通过“四个结合”,联合评定医院深入社区、困难精神残疾人家中进行逐一入户,为无法前往医院接受评残的精神残疾人提供“零距离”服务,切实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 一是与党建带残建相结合。聚焦残疾人因身体、交通等原因出行不便的问题,区残联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着力点,联合评定医院的党员骨干专家深入社区,深入残疾人家中,为我区5名重度残疾人逐一开展上门办理及期满换发工作,极大减轻了残疾人路途颠簸的痛苦,方便了残疾人及其家属。 二是与宣传发动相结合。残疾人证是认定残疾人及残疾类别、等级的唯一合法证件,更是残疾人依法享有国家和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的重要依据。区残联以上门评残办证为抓手,发放为民服务“连心卡”,印制残疾人证办理宣传单,为残疾人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残疾人享受各类民生优惠政策的条件,使残疾人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扶残助残优惠政策给残疾人带来的实惠。 三是与“一改两为五做到”相结合。区残联秉承让残疾人“最多跑一次”的原则,持续简化、优化残疾人证办理程序。对重度残疾患者等出行不便人群办理残疾人证,尽量缩短上门鉴定时间间隔,增加上门次数,为残疾人提供高效、便捷、贴心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四是与增进民生福祉相结合。区残联本着“宁可自己多跑腿,不让残疾人多跑路”的原则,心想残疾人,情系残疾人。在入户办证期间,和残疾人及亲属亲切交谈,广泛征求残疾人意见建议,耐心倾听残疾人的呼声,了解掌握残疾人最关心的难点问题。让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不用出家门、不花浪费钱就能办证、领证。截至5月底,杜集区共为147名残疾人新办残疾证,为282名残疾人更换了残疾人证,其中为12名残疾人上门办证,真正实现助残服务“零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