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影,1999年8月份出生于烈山区宋疃镇新园村,目前就读于滁州学院,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因为4岁时的一场大火,造成了面部毁容,十指全无,经残联鉴定为肢体二级残疾。 从刚上小学因面容吓哭小朋友、被调皮的小男生扯掉帽子时的不知所措,到很多事情还没做就被大人认为“不行”的不甘心,小董影残缺的身体里藏着傲气,散发着巨大的能量,并一直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她能行。 上初中时,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董影想自行往返于家和学习,萌生了学骑自行车的念头。因为没有十指,双手无法握住车把,不能掌握方向,学车的过程不知道摔了多少个跟头,父母心疼的看不下去说抽空接送她上下学,倔强的她摇摇头,擦干眼泪,再次蹬上车子,摔倒了爬起来,摔倒了再爬起来,终于经过无数次“摸爬滚打”,她学会了骑自行车。 有很多人认为她这辈子能好好生活就行了,根本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去上学,但她却没有在他人的言论中迷失自我,她用实力证明自己是可以的,甚至比正常人还要优秀。高中三年她拿过一等奖学金,多次获得“优秀学生”、“美德少年”等荣誉称号。高考之后,她顺利进入安徽警官职业学院,面对严格的警务化管理,她从没有因为自身的缺陷选择降低标准,先后获得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国家级奖学金及2018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院级“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省普高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获得安徽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选人提名。她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2020年6月,光荣地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大家认为她的求学生涯就此结束了,但是想当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她并没有停滞不前,在校期间抓住零散的时间学习专升本的课程,跨专业考上了滁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因为跨专业,基础薄弱,她独自找个空教室,模拟与学生互动的场景,站在讲台上反复练习教态和肢体语言,期末时如愿考取得了好的成绩,也成功获得了小学语文的教师资格证。 董影学业上没放松,社会生活也过得丰富多彩。课余时间她坚持去养老院做义工、做兼职补贴家用,减轻父母的负担。参与学校组织的“模拟法庭进小学”普法志愿活动。同时还积极参与残联组织的“读书达人演讲比赛”、“五个一”文化进残疾人家庭活动。 “刚开始残联邀请我参加演讲比赛的时候,我还是有抵触情绪的。因为自卑,不愿意站在台上,所以多次拒绝参加。”董影回忆最初被邀参加比赛的情形,坦诚的说。经过区残联工作人员的耐心鼓励和引导,董影放下了思想负担,鼓足了勇气,走出家门,走上残联搭建的残疾人文化交流的平台。在区级残疾人读书达人演讲比赛中因表现突出,代表烈山区参加淮北市读书达人演讲比赛并获得二等奖。随后,她主动参加了第四届、第五届烈山区读书达人演讲比赛,用演说的方式向残疾人朋友们展示她从自卑怯懦到阳光自信的蜕变。“通过参加残联组织的文化活动,自己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树立了自信,开阔了视野,结交了更多的残疾人朋友,他们的事迹鼓励着我勇毅前行,使我收益颇丰”,董影谈到多次参加活动后的收获时多了一份沉稳和自信。 谈到国家救助政策时,董影满怀感恩地说:“高中以来,我每学年都能获得3000-4000元的助学金,大学期间,我也享受残联发放的高等教育阶段残疾学生救助,感恩于国家的好政策,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也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大家庭的关心和关爱,我会继续努力,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辜负大家的殷切期待”。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残疾只是让我们的部分机能缺失或变弱,但并没有剥夺我们成功的可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尽全力提升自己,让我们的人生绚烂多彩。”在7月烈山区残联举办的第五届残疾人读书达人演讲比赛暨残疾人就业创业经验交流分享会上,参赛选手董影笃定地发言,让残疾人工作者看到她残缺的身体里蕴含的大大的能量,忍不住为她加油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