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残联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残联确定的残疾人重点工作为抓手,紧紧围绕“五大残联”和“六大行动”目标,以实实在在的惠残民生助力贫困残疾人脱贫。
聚焦三个“精准”,掌握贫困残疾人一手资料。聚焦识别精准,以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为基础,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识别标准,全面排查全市农村残疾人,重点针对边缘户,做到精准识别不落一人。聚焦数据精准,充分运用动态更新系统核实贫困残疾人信息资料,确保做到信息系统、扶贫手册、证件材料、上墙资料内容相统一。聚焦档案精准,加强扶贫基础档案管理,通过台账管理、督办落实、办结销号,实现县、镇、村各级档案资料齐全、数据共享。
突出三个重点,助力残疾人脱贫奔康。突出项目扶贫,积极把惠残项目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2018年,市县残联投入扶贫资金12万元与帮扶村签订《扶贫产业基地建设协议》,建立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惠及贫困户100人。推进教育扶贫,今年,市残联会同教育、财政部门下达义务及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79.1万元教育救助资金,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每人每年救助资金500元,对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每人每年救助资金1000元。狠抓就业扶贫,举办多次残疾人专场就业招聘会,搜集并发布用人单位信息,促进残疾人与就业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并通过动态更新系统对残疾人就业创业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按照“实地、实用、实效”原则,详细掌握残疾人培训需求,采取就近便利原则,开展养殖、种植、盲人按摩及手工艺品加工制作等技能培训。
部门联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市残联积极对接残工委成员单位,配合民政部门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识别工作;配合教育部门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情况核查工作,落实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配合人社部门做好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协调住建部门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与农改厕工作相结合;与卫健部门配合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联合教育、民政局、市扶贫开发局等14家单位联合开展全国助残日大型宣传活动,倡导全社会更加理解和关心残疾人,营造扶残助残良好氛围。
|